漢代 玉辟邪
這件原為青白玉的漢代玉辟邪,造型活潑生動、威風凜凜,頭部和胸部等處經過染色,成為今日所見的褐紅色。歴代各朝皆有以動物為題材的玉雕作品,但漢代圓雕動物不論在藝術性和技巧性上皆達到玉器史上的高峰,而這件玉辟邪更是其中的代表。仔細觀察,可以發現牠的四肢圓弧飽滿,前腿及後肢的輪廓,和羽翅邊緣形成了連續的圓弧曲線,具有簡潔和諧的律動感。向上昂揚的頭部與拱起的背部,營造出一股向前跳躍的動態感以及睥睨群雄的氣勢。無怪乎清代的乾隆皇帝愛不釋手,不只為它製作底座,並題詩刻在胸口和底座下方。
漢代的主流思潮是黃老道家神仙思想,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,人生祈求的終極目標是羽化成仙、壽與天齊。由漢代的畫像石和繪畫作品上可以得知,帶有翅膀的祥瑞動物是仙界中的生物,是神仙思想的象徵之一,因此眾多圓雕神獸會在漢代出現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另外,本件神獸是否為辟邪,至今學者仍有不同的觀點。然而,本件作品所展現的不凡創意與高超技巧,實為玉器史上的代表作。